我校师生代表参加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云南赛区分享会
- 发布时间:
- 2024-03-22 15:39:20
- 阅读量:
-
- 分享:
为了给云南学子搭建展示自己写作特长的平台,将更多有写作特长的云南学子推向全国,同时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3月12日下午,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昆明市教体局关工委召开了第十七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云南赛区分享会,我校教师存少辉,学生李青研、纳麟迪作为上一届比赛的优秀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分享会,并在会上发言,分享了自己的参赛经验。
存少辉老师从我校的备赛经历谈起,向在场部分高中的师生代表们传递了宝贵的备赛经验,进而谈及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正如《礼记·学记》中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次比赛正是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分享的平台,让我们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期共同推动高中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进步。
纳麟迪同学分享了自己对总决赛题目《对话》的解读,他向大家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人工智能产生自主化意识,或者为坏人所用,人类是否会陷入被精神奴役的命运?人类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这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刻思考。纳麟迪还讲述了自己写作的原因,写作是信息化时代中保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一根救命稻草,通过写作可以匡正自己的思维,澡雪自己的精神,以至于不会人云亦云,永葆创新能力。正如《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李青研同学从写作之于自己的意义谈起,在她看来,写作是十分放松和自由的,在行文走笔中可以抒写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字里行间表达心声,让文字跳动在纸张上,是一件鲜活而动人的事情。她以上一次复赛的作文“写一段不确定的记忆”为例,分享了自己确定写作思路的过程。文章从品茶来引出回忆,再激发对过去在茶马古道行走的回忆,然后从行走到尽头时的驿站铃声,联想到茶马古道的历史,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在优秀师生代表发言后,云南赛区复审评审主任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建忠老师分享了上一届复赛的评审特点,特别以荣获复赛特等奖的纳麟迪、李青研两位同学的文章为例,为在场同学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写作课,启发大家在写作中呈现真实的体验、新鲜的表达、独特的感悟,勇于实践,勤于笔耕,不断探索自己的写作之路。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是教育部审批通过的2022-2025学年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44项竞赛之一。去年是我校首次参赛,在全省150多所学校报名、参与人数众多的背景下,我校有17名同学晋级全国总决赛,云南省仅有5名学生获得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其中有两位来自我校。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我校语文教研组将借此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思维,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供稿:教科室
撰稿:章静怡
一审:王洁
二审:吴元永
三审:马永文
责编:陈昱嘉
推送: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