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快讯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教科快讯

2021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语文组-孙思维)

发布时间:
2021-03-25 17:07:35
阅读量:
分享:

  2021年3月17日下午第一节课在学校信息中心6楼录播室,来自高一备课组的孙思维老师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此次执教内容是《弦歌不辍,玉振金声——从<侍坐><齐桓晋文之事><庖丁解牛>看古代先哲的处世姿态及其诗意表达》。

  

微信图片_20210318174100

微信图片_20210318174104

  先秦诸子们璀璨深邃的哲学思想、卓尔不群的处事方式,彰显着中华文明之光。本节课主要是由学生小组展示对先秦诸子中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理解,来分析孔子、孟子、庄子所持的处世理想的异同,以及对我们现代生活的启示。

  第一小组同学认为孔子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是“所谓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抱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担当;庄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而三人处世态度虽各有不同,但都真诚地保持惟精惟一知道,不改其志。

  第二小组同学认为孔子“吾与点也”是源于对儒学的坚守和对社会美好的期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所反映出的是仁政与王道思想;庄子《庖丁解牛》的养生之道在现代价值观中积极意义在于遵从内在规律、收敛锋芒,消极意义在于一味回避矛盾和顺其自然。在小组同学发言之后,同学们在讨论中对“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理解提出了不同观点。

  第三组同学认为《庖丁解牛》“养生之道”的现实意义在于合乎本性,顺势而为,在于是否能发自内心的喜欢。

  随后,同学们对儒道的处世态度各抒己见,发现在阅读和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看到了中国人积极进取的思想根据在这里,退守自持的思想根据也在这里。

  孙思维老师最后总结,在先秦著作中,既有儒家的积极进取、舍我其谁,也有道家的循乎天性、养生全身,其最终目标都是落实到追求人的幸福,只是实现的路径不同罢了。

  孙老师将课堂交予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在此前,语文教研组也就孙老师的课题共同教研,追求更好地实现新教材的任务式学习。

  

微信图片_20210318174029

  

微信图片_20210318174110

   

  供稿:教科室

  撰稿:语文组 王智慧

  审核:校办

  推送:信息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