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丨《清文脉——信息类文本阅读》讲评课活动
- 发布时间:
- 2023-12-22 09:47:18
- 阅读量:
-
- 分享:
2023年12月20日下午,我校语文教研组联合各帮扶学校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以讲评课的形式开展,由高三年级张方怡老师作题为《清文脉——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课堂教学展示,谷春娜老师作课堂教学评价总结。
张老师在高三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同学习惯从第一个字开始细读文本,试图通读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消耗时间过多,耗时很久做完一篇阅读,挤压到整体做题时间,最后正确率不高,细究时,发现同学并不知道文本的主要脉络。以此基本学情为课堂教学展开的切口,张老师进一步指出:接触一篇信息类文本不应该是毫无目的地读,也不是过于急切地开始答题,理清文脉在作答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时是不可忽视的。
随后张老师向学生列举了历年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部分主客观题的设题的实例,带领学生分析考题设置的考察点,印证了理清文脉在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性。
其次就学生如何理清文脉的问题,张老师先后以高考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单则材料”为例,带领学生探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有效利用材料提供的文章出处、标题、文体和作者等部分提取关键解题信息,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其次在做好准备之后要快速泛读,把握文本思路结构,同时找准关键词信息。以2022年全国甲卷的题目为例,凭借较为清晰的文本思路,在定位信息检索范围时,能快速找到承载重要信息的语句,节省盲目搜索的时间,提高解题的效率。张老师随后以2021年全国乙卷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带领学生通过上述解题思路完成了题目的解答,学生明确了,试题命制并不是对文本细节逐个追问,更多的是着眼于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核心概念的思辨性理解,以及对文章观点的准确掌握。
最后,结合课堂解题的实际,张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了在梳理文本时需要多加注意的基本概念、重要观点、信息/观点的补充及现实作用等关键内容,并进一步明确——理清文脉就是从整体上强化对文本的认知,衔接零散信息之间的关联,能够加强对文本观点的准确把握,实现高效阅读与作答。
在评课环节,谷老师认为,张老师本堂课程符合高三复习课的定位,即以知识为载体,以阅读为途径,进行基础、细致和全面的复习,强化核心概念、主干知识的深化理解,构建初步的知识和方法的体系,强化语文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引导性、示范性和实操性。
其次,信息类文本阅读能力要求学生在熟悉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话题。
谷老师进一步提出,理清文脉是信息类文本阅读基本要求。信息类文本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这两种文本有不同的文体特征。选择其中一种文本,从主要概念、观点等关键信息入手,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分析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理清文脉,培养学生梳理、整合及分析的能力,让学生掌握阅读信息类文本的方法构建起信息类文本的知识体系。
谷老师认为,本堂课抓住了理清文脉的基本阅读要求,同时课堂也体现了以下亮点:
1.教学重点定位准确、有效,符合课题基本要求,体现了新高考的理念;
2.教学步骤落实明晰,切合实际,体现了教考结合、讲练结合的复习原则;
3.课堂教学设置互动、讨论等环节,符合学生实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观。
最后谷老师也建议进一步改进板书的规范度和美观度,更好引导学生思路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供稿:语文教研组
一审:王洁
二审:吴元永
三审:马永文
责编:陈昱嘉
推送:信息中心